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780号8层810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780号8层810室
在近日举行的“中医药领域创新资源图谱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走进横琴实验室”大会中,公司联合创始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免疫代谢与微生态技术开发平台赵翊丞研究员,带来了题为《组装式类器官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创新应用》的专题报告。
赵翊丞研究员专注于中医药特色资源现代化转化,聚焦病原微生物-宿主互作机制与中药精准干预研究。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本次报告的核心亮点是朴衡博迈自主研发的全新组装式类器官(NAC-Organ)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利用NAC-Organ技术可以构建多谱系细胞组成的高仿真类器官,开发慢性疾病、免疫微环境等复杂个体外疾病模型,并且具有组装速度快、重复性好、功能成熟等优点,能够为破解中医药瑰宝治疗复杂疾病的科学机制、开发现代化中医药制剂提供高效、精准的技术平台。
NAC-Organ技术
NAC-Organ技术颠覆传统的类器官构建范式
维度 |
传统类器官技术 |
NAC-Organ技术 |
构建原理 |
干细胞扩增、分化 |
目的细胞受控组装 |
构建时间 |
1-4周 |
短至24小时 |
细胞类型 |
受干细胞分化能力限制 |
成熟体细胞、不受分化能力限制、能够整合跨胚层多谱系细胞 |
标准化程度 |
细胞分化、增值难以标准化,批次差异大 |
细胞类型、数量精确控制,高度重复性、均一性 |
操作难度 |
需要基质胶 |
无需基质胶等支架材料、操作简单 |
NAC-Organ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
01实现中医“证型”可视化: 成功构建模拟不同类型疾病的类器官模型,使“肝郁血瘀”等中医证型的病理变化(如胶原沉积、炎症因子水平)得以量化呈现,为中药“辨证施治”提供坚实的微观证据。
02精准解析中药复方机制: 在软骨类器官模型中,清晰揭示了补肾壮骨淫羊藿汤核心成分“宝藿苷 I”靶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直观印证了中药“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突破了传统方法难以拆解复方协同效应的瓶颈。
03加速中药筛选与评价: 结合AI技术,利用肝类器官模型在30天内高效完成抗纤维化药物筛选,同步评估中药对肝细胞关键功能(如白蛋白分泌、CYP450活性)的影响,兼顾药效与安全性评估,显著提升研发效率。